灵宝市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南依秦岭,北濒黄河,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1993年5月撤县设市,被誉为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命名为“中国金城”。近年来,灵宝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政府主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出发展均衡化、管理规范化、机制多元化、办学特色化的良好态势,灵宝市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持续领跑三门峡基础教育。灵宝市先后被省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市、职业教育强市、教育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灵宝市在河南省率先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2021年5月,灵宝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同年7月,启动了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灵宝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工作经验多次被国家、省、市媒体报道,《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央视网、《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连续深度报道灵宝教育发展新成就,灵宝教育发展和改革经验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和好评。
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现状
目前,灵宝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总数98个,包括:初级中学21所,小学73所(含教学点38个),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义务教育段教师共计4769人,学生68928人,其中初级中学教师1793人,在校学生22664人;小学教师2948人,在校学生46133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8人,在校学生131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保障入学机会。一是全面推行阳光招生。实行小学免试、划片和就近入学,小学对口直升初中的招生政策,促使生源均衡。严格执行中招分配生政策,将省级示范性高中55%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农村初中,使城乡孩子真正享有公平、均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全面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制定《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确保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全部进入公办学校,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针对留守儿童开展青少年学生教育帮扶活动,坚持“四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课外活动上优先安排,思想上、安全上优先进行教育和监管),落实“五个一”(即: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组织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培训,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亲子活动,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完善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三是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落实“一人一案”,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6000元/年,给予原建档立卡学生每生每年营养餐补助800元,贫困生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250元(初中)、1000元(小学),走读生减半。四是严格学籍管理。制定《灵宝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学生电子学籍档案,规范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审批手续;建立政府和学校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落实入学通知书制度,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
(二)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坚持做到“四个纳入”、“四个优先”。(“四个纳入”即: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党建及重点工作考核目标体系,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四个优先”即: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人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深入调研,制定“优势互补,特色推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市领导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制度、经常性社会助学等制度,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联动、城乡互动”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按照当年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落实到位。目前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850元,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650元,不足百人学校按百人拨付经费拨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按照每名寄宿生每年200元标准增加寄宿制公用经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每生每年30元标准补助取暖经费;特教、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学生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拨付使用情况。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实行教体局依据事业统计学生人数,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标准提出拨付意见上报市财政局审核,经审核无误后由财政直接下达拨付到各学校,各学校直接在财政报账支付。教体局先后制定并逐年完善了《灵宝市中心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灵宝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公用经费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中小学教育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有力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之需。三是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资金4999万元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投资1500万元,在西闫中心小学、故县秦岭中学、豫灵二中新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楼3栋共144套;投资1858万元,对市一小10所学校(11个项目)校舍进行改造提升;投入1417万元对朱阳镇第一小学等16个学校进行薄弱学校改善与能力提升;投入224万元,对市一小、市四小两所义务教育学校综合奖补。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三)深化综合改革。一是推行“县管校聘”改革。通过“绘蓝图、理渠道、控环节、压杠杆”四步走,率先在三门峡市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二是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构建“减量、公示、统筹、问卷、教研、提质”六位一体作业管理体系,用足小作业中的大“提素”。作业设计、布置分层公示,实现了“小学生不背书包回家”“每周一天无作业”的目标。通过举办作业设计大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等一系列举措,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全面启动“5+2”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涵盖作业辅导、社团活动、午餐配送、暑期托管等服务项目,实现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四是推进教育集团化改革。整合市二中、市四中教育资源,组建市二中教育集团,通过以强带弱,融合发展,促进学校协同发力提档升级。
(四)统筹抓好管理和质量。一是完善制度抓规范。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入学通知制度,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强化控辍保学措施;实施《灵宝市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和课业负担;严格界定全市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全市学校无超规模和大班额现象。二是创新教改促质量。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打造高效课堂工作,以三种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为手段,以城乡教研、学区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为载体,推广优秀教研成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三是实施素质教育创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将每年3月确定为德育主题教育月,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已连续举办十六届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大赛及展览活动,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中小学生发明专利326件,获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奖达321件,获三门峡市级科技创新成果奖745件。四是优化管理创品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优质教育资源拥有量不断扩大。
三、问题与打算
虽然灵宝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投入需进一步加大,化解城区“挤”、农村“弱”的问题还需持续发力;二是部分学校教师学科、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音体美等专职教师相对短缺;三是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不高,需进一步探索建设符合校情、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文化。
今后,我们将以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民心所盼、使命所系、发展所需的重要工程抓实抓好。
一是继续夯实集团化办学措施,做到城乡同频共振,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以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为载体,对已有的13个联盟型教育集团继续进行优化组合,继续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管理措施,促进集团内教师互动、资源共享,同步发展。二是继续完善“县管校聘”措施,深化机制和体制改革。在我市“县管校聘”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优化顶层设计,扭紧优质均衡目标,合理教育资源分配。通过机制和体制改革,真正发突出“县管校聘”引擎激励作用,更好地为农村边远地区等“教育洼地”注入优质人力资源,激发薄弱学校教育活力。三是继续做好教师招聘使用工作,为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针对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的现状,我们将做好教师的招录和调配工作,创新教师使用管理办法,实施走教活动,缓解乡村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师资困境,补齐小规模学校艺术教育短板。教师的招录使用也将向结构性缺失倾斜,保障边远学校优先配置教师资源。同时我市还将加强纪律约束和文化引领,确保我市特岗教师和全科师范生能按政策满足农村教育人才需要,让广大农村教师乐教善教,扎根农村,服务山乡教育。四是继续加强教育投入,切实保障教育发展的软硬件建设。围绕教育优先发展,既要保障教育发展资金的持续投入,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还要保障教育资金合理规范使用,确保各学校生均用房、生均体育场馆、生均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方面达标合格,同时倾力加大乡村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平安校园、智慧校园、温馨校园,增强乡村学校的吸引力,真正让教育投入能够优先保障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展,保障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五是继续加强城区学校建设,扩充和提升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围绕城市的不断发展延伸,义务教育资源愈发紧张的趋势,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和学区规划。进一步扩充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做好城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完善城区义务教育配套设施,有计划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规模学校,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