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安全工作部署,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接连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教训,进一步推进落实全市教育系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校园安全“驻点共建联络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采取“专班+专业+专家”工作模式,入校驻点开展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超前把控,最大化发挥行业专家作用、最大化提供优质供给服务、最大化帮扶指导基层学校、最大化提高安全管理效能,深挖细掘校园安全难点痛点堵点,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推进监管力量下沉一线,积极探索校园安全“解刨麻雀”的办法和路径,加快推进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教育大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灵宝市教体局校园安全“驻点共建联络工作”领导小组,由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建强任组长,教体局副科级干部张海峰任副组长,成员由市教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乡镇中心学校、局直各学校和幼儿园负责人组成,统筹指导全市“驻点共建联络工作”常态化开展。
三、先期试点
为积累工作经验,强化试点带动作用,通过典型和模式的复制,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校园安全“驻点共建联络工作”整体有效开展,市教体局决定在灵宝市第六小学先期开展校园安全“驻点共建联络工作”。“驻点共建联络组”组长为樊国良,成员为于丽萍、杨增辉。
四、工作原则
认真尽责,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廉洁自律,做到“监管不包办、到位不越位,协作不添乱”,同心协力,携手共建。
五、工作机制
“驻点共建联络”工作以三个月为一周期,业务涵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以消防为主。
(一)联络组采取每周半天工作制,深入一线,开展日常巡查指导,查找短板漏洞,深挖校园安全难点堵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好消防设备,器材的购买,维护,巡查,有效期,到期审验,更新等数据报备工作,推进消防预警和集中演练提质增效。参与学校班子会议,列席指导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切实解压校长在安全管理中的困惑,降低安全管理成本,供给优质服务,提高安全管理效能。如遇重大问题隐患,第一时间报告。同时,联络组结合学校实际,定期组织行业专家团队到校开展专题安全培训和讲座,举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联络组每月组织学校班子成员,召开月会商研判会议,结合实际需求,邀请公安、消防和双重预防体系等专家,共商解决途径和办法,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和建议,取计于民,用计于校,聚力解决校园安全瓶颈性、淤积性重大安全隐患,合力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效能和质量。
(三)“驻点共建联络”工作周期结束后要开展现场评议。由联络组组长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工作汇报、资料展示、现场问答、实地查看等形式,实行可视化整改和社会化评议。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安全专家、市级安全专家,特邀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等人员,共同参加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对工作成效显著、群众代表评议合格的联络学校,市教体局将授予“安全放心学校”牌匾。否则,联络工作将顺延下一周期持续开展工作,直至社会满意、评议合格。
六、工作要求
(一)“驻点共建联络工作”是市教体局在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上的创新举措。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驻点共建联络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本学校“驻点共建联络工作”组织到位、领导到位、保障到位。
(二)联络组成员务必端正态度,做好常态化学习,做到指导精准,依法行政。
(三)联络学校务必按照工作要求做好配合并履行主体责任。
(四)联络工作结束,联络组和学校要对此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彰显工作成效,突出机制创新对推动学校安全高水平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高质量的工作报告。通过典型树立和模式复制,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校园安全工作整体发展,保障我市教育安全平稳有序。
(五)对连续评议不合格的联络学校要启动问责机制,根据情况实行通报批评、约谈和挂牌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