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正文

灵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24-07-15 15:59 来源:灵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灵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纲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任务。以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实际为基础,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对“十二五”时期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框架性的发展建议,是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战略,以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和果品生产加工两大工业基地,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末,国内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25.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8.7亿元(预计、下同),年均增长1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亿元,年均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4.3亿,年均增长18.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7亿元,年均增长41.1%。

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201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7.4亿元,年均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8.6亿元,年均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2.8亿元,年均增长12.4%。工业主导地位加强,铜箔二期、硫铁化工、海升果汁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两大工业基地巩固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达到123.3亿元,同比增长56.4%;提升了果、林、菌、烟、牧、菜、药等特色农业体系。果品产量达到12 亿公斤,其中苹果85万亩,产量10亿公斤;完成生态林建设51.3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8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 41.94%;各类食用菌达到4255万袋;烤烟产量达到16.5万担;大牲畜、猪、羊存栏分别达到11.1万头、25万头和20.1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3600万公斤、1350万公斤、280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4亿公斤;新发展中药材7500亩,总面积达10.1万亩;苹果、大枣、杜仲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交通、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稳步提升,函谷关旅游区晋级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坚持北进东扩、发展两翼战略,大力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8.8亿元,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广电大厦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工程相继竣工,怡馨年华等一批商住综合楼先后建成,北区已成为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新区。二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城市西出口、北出口、涧河西岸、城南、黄河路等改造,城市出行日渐畅通。三是城市活力显著增强。桃林街中心商业区、商贸建材城等大型现代商业项目建成使用,商业贸易活跃繁荣。四是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了弘农涧河治理工程,蓄水成湖70万平方米,建成了弘农春秋园、养生文化园、虢园、路园等开放式游园,增加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得到提升。2010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5.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9%,比“十五”末上升11.4个百分点。

四、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国有企业、农村税费等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公司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基本得到转换。全市形成了黄金股份、金源矿业、黄金投资三个国有黄金集团公司。2006年1月黄金股份公司股票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成为全国五大黄金公司之一。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落实种粮、农机综合直补、规模养殖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稳步推进林权改革,完善土地第二轮承包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深度加大,“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矿山企业在新疆、甘肃、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外等地,已建立金、铜、铅、铁、钼、磷多种资源基地。全市区外探采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区内外日采选能力达到1.5万吨以上。2010年出口创汇总额达到3900万美元,引进区外资金33.4亿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三门峡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金源矿业公司挂牌成立,河南省多金属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果汁饮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省科技厅认定。全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83项,申请专利812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高新技术产品25个。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医疗设施逐步完善,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基础设施有效改善,西闫、川口、焦村等15个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建成使用,全市疾病控制及医疗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发展,至2010年底参合农民达59.2万人,参合率达98.37%,缓解了我市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全市教育保持科学均衡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全市中小学校256所,教职工8061人,学生12.83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群众体育活动活跃,体育人口达到42%,常年在训人数达300余人。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四馆一院”建成使用, 文化设施全面提升;文化下乡、广场文艺等各类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日趋活跃,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法律援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加强,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相继开展了矿区环境整改、黄金“三小”取缔等综合整治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新机制初步形成,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高标准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成投入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六、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基本建立了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已达17513万元。开展了免费再就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人员35504人,失业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11407人次。培训社会各类实用人才5.5万人,有4158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劳务协作和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年输出农村劳动力11万人。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解决1万人的贫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96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6735元,年均增长14.8%。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评估


“十二五”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的宏观环境对我市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有利条件和机遇

(一)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加快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呈现加快趋势,我国产业转移速度明显提升,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沿海地区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资本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地区。我市地处三省交界之地,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且价格便宜,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次的产业转移为我市的工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带来机遇,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经济区的实施

促进中部崛起是国家在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所实施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国家将在政策方面对中部地区予以更多的支持,这对区内经济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相应的配套政策也会促进区域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大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积极响应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主动加入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去,努力参与中原经济区的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推动我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扶持政策的确立

我市被确定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国家在产业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紧抓这一有利契机,发挥优势,科学谋划,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构筑发展新优势,便于我市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利契机,有利于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

二、困难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虽面临许多机遇,但也应看到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仍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传统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窄、难度大;原材料初加工工业比重大,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核心竞争力弱;服务业发展滞后,三产比重过低,扩大内需与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二是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少,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三是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兄弟县市和黄河金三角地区城市竞相发展,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和区域核心增长极的竞争更加激烈。四是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环境保护规则和低碳排放标准更加严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五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保民生、保稳定、保和谐任务重。


第三章 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为支撑,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统筹、重在提升、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深入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速资源型城市转型,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门户,把我市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的区域中心城市。

二、发展定位

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门峡市“十二五”规划赋予我市的发展机遇和任务,结合目前的发展基础,提出我市未来5-10年的区域发展定位。

(一)生态文明、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强生态地区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固碳能力。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西大门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密切区内外经济联系,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以新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铜箔生产基地。以生态文明为前提,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目标,结合我市特点和优势,利用现有基础,打造以新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铜箔生产基地。

(三)全国县级最大的果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发挥果食品生产加工优势,挖掘潜力,突出重点,延伸产业链。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使果食品生产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打造全国县级最大的果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挖掘道家文化、黄帝文化、古战争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原始森林等生态资源,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全国著名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十二五”的经济发展,形成“主导突出、特色支撑”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资源利用实现循环化、清洁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城市规模扩张,城市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社区功能强化,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社会保障覆盖率大幅提升,农村基本脱贫,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较明显地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国家级果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生态建设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生改善、平安建设、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

(二)具体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0.7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3亿元,年均增长13%;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49.4亿元,年均增长15%;全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64.4:30.6.;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2、社会发展目标:“十二五”末,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人均受教育年限12年以上;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8%,技能人才总量增加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4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5元,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农村住宅砖混结构比重达到90%;农村养老保障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配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达到国家管理标准,市、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全面投入使用。

3、城镇化与城市建设目标:“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城镇化率55%。

4、资源环境建设目标:“十二五”末,营造林面积6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28%,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区域环境噪声按功能达标,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率达到50%,废弃矿山土地复垦整治率达到100%。


第四章 产业布局与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强化支柱产业,培育接续产业,促进经济转型。以产业集聚区的城东、豫灵、城西三大园区建设为平台,构建“ 124”产业体系,即巩固一个龙头:黄金产业;建设两个基地: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果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做好四个接续产业:生物制药、硫鉄化工、机械制造和石材加工业。到“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年增长14%。

(一)加快产业集聚区的三大园区建设

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创新机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落实政策,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形成城东、豫灵、城西各具特色的三大园区。围绕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要任务,加大变电站、自来水厂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50亿元,夯实发展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快同一产业的联合和重组,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完善以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壮大产业集聚区的实力,引导企业向园区快速集聚,形成主导产业的集群化。“十二五”末,新入驻企业40家,新培育3家上市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将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拉动经济增长,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强大引擎。省际边缘地区创新发展的试验区和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城东产业园区,以果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和医药工业为主导,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园区。依托景源公司、沙大宝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推进年产10万吨果沙、5万吨甜玉米罐头、1万吨玉米木糖醇、1500吨大枣深加工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打造全国著名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利用现有的轴承制造和黄金机械制造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著名机械制造企业联合协作,发展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机械制造业。利用我市丰富的药材资源,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扶持孟成医药、豫康药业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化高水平的医药产业。

豫灵产业园区,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开发、石材加工为主导,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志成铅业、灵广矿业等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围绕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有色金属合金、铜板、铅酸蓄电池等高新技术项目的建设,使豫灵产业园区成为产品最具竞争性、企业最具成长性、产业最具关联性的产业集群。

城西产业园区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交易、仓储物流和服务业为主导,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特色专业园区和副中心城市。“十二五”期间,发挥西区交通优势,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原润仓储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中部地区较大规模的货物集散基地。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总量,园区内企业总数超过30家。实施大枣饮料、葡萄酒庄、冷藏中心、宝励浩食品等项目,入园项目达到20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

(二)巩固黄金产业地位

贯彻落实“区内深探、区外协作、精深发展”的发展思路,继续扩大黄金产能,巩固发展黄金生产,提升灵宝“中国金城”品牌效应。向黄金产业链的延伸和做强上努力,将黄金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原料型向加工型、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打造“采选—冶炼—多金属回收—废物利用—精深加工”的黄金产业链。“十二五”末,全市金矿开采总量稳定在210万吨/年生产能力,黄金采选规模达到18000吨/日、冶炼能力达到1400吨/日,黄金产量稳定在100万两/年,精炼黄金年达100吨,使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黄金生产、技术输出和精深加工基地。

积极实施深部探矿工程。做好黄金股份公司投资3.5亿元的小秦岭地区探矿续建项目,金源矿业公司中深部探矿项目,黄金投资公司年处理500万吨矿石的程村、三矿、文峪竖井项目,确保黄金矿产保有储量。

鼓励黄金企业发挥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积极与国内外有矿地区的经济协作,做好境外黄金资源开发,弥补我市黄金资源日渐枯竭的不利因素。

拉长黄金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中国金城”的名牌优势,吸引国外、港台知名首饰生产商,来我市投资办厂,带动高档黄金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大规模生产,建设全国黄金饰品加工基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发展金盐、金箔、银盐、键合金丝、磁光电开关等各种黄金及贵金属合金丝,使黄金产业成为技术精深化的加工产业。跟踪宇航、电子、医药和建筑装饰等领域工业用金的研究和应用信息,开发新兴黄金产品,引导黄金企业实现产品多元化,建设国内一流的黄金工业产品应用基地。

(三)推进两大基地建设

1.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以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积极开展银、铜、铅、锌、钼、钾等有色金属的矿山开发与冶炼技术研究,拓展、拉伸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向产品多元化、技术精深化方向发展,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应用国内外采选、冶炼等先进技术,对难选矿、低品位矿和尾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扩建黄金股份50万吨钼矿综合开发项目、国外20万吨钾盐矿开发利用项目、金源公司钼酸铵项目、12万吨/年粉状磷铵项目,加大对铅、锌、钼、钾等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精深加工。

扶持新凌、志成、鑫华等规模较大的铅业公司,实施工艺改造,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打造“铅冶炼—烟气制酸—硫酸化工—铅酸蓄电池—烟化提锌—湿法炼铅—废渣提金银—硫酸渣添加制水泥”铅产业链。本着立足国内资源、重视国外资源供应的基本原则,实施铅锌资源和原料的安全供应战略,鼓励本地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参控国内外其他铅锌资源企业的矿山勘探活动,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保障产业稳定发展的原料基础。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主组建市铅锌行业协会,进行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与合作,以产权为纽带,在灵宝市境内形成两个生产铅冶炼能力在40万吨/年以上的现代企业集团。积极向产品深加工方向延伸,加长加粗铅产业链条,对精铅进一步深加工为铅合金,扩大企业利润空间。鼓励开发铅酸电池等下游产品。

以建设全国重要的铜箔生产基地为目标,提升本地铜冶炼加工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不断延伸铜加工产业链,打造“采矿—冶炼—铜箔—铜材深加工”铜产业链。以华鑫铜箔公司、金源公司1万吨铜箔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发12微米以下高档铜箔等深加工产品。重点建设铜板材、铜带材、铜线缆材、铜棒材、电解铜、覆铜板、高精度超薄铜板、电子铜带、电缆线、铜引线框架等生产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对金属再生利用项目优惠政策,提高企业资源回收利用率,确保铜加工业原料供给。

2.新型果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做优做强果食品加工业,财政加大对果农栽植果树的扶持,继续对果农种植进行适当补助,保护果农生产积极性。加强对果农技术指导,更新果树品种,发展高酸苹果、加工专用果,为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保障。

紧紧围绕果品生产加工的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做足文章,使支柱产业彰显出“品牌+效益”的特点,以效益促品牌,以品牌带效益。打造“种植—果食品加工—饮料—包装—果渣综合利用”产业链,在稳固发展浓缩苹果汁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浓缩苹果汁的延伸产品如甜味料、香精等,加强对苹果渣、果核等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工生产饲料、果胶等,提高行业产品附加值。建设朱阳5万吨核桃深加工项目,发挥核桃在山区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十二五”末,全市年生产果蔬系列产品能力达50万吨,果食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四)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1、硫铁化工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硫铁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硫铁化工产业,打造采矿—选矿—制酸—化肥生产—废渣综合利用—余热发电—多金属回收”硫铁化工产业链。

采用先进技术加大硫铁矿的综合开发利用,以金源矿业公司为主体,继续建设硫铁化工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硫铁化工三期工程,实现硫铁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链式开发。对矿石品位、冶炼技术、成本等进行系统分析,有效回收多种有价金属,提升行业利润空间。利用本地合成氨和硫酸生产优势加快己内酰胺项目的建设,延伸硫铁化工及相关产业链条,形成行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十二五”末,硫铁矿年开发规模扩大到50万吨,化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2、机械制造

坚持成套设备制造与零部件制造升级并举,实施多品种、多渠道发展,建设河南省重要的精密机械及关联产业研发生产基地。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加快拓展产品品种,扩大产能和技术水平。重点向矿产机械、发电设备、医药食品机械、高档铜质零部件方向发展。依托豫西轴承、金尧电站设备制造等企业,加快推进3000台/年产大型精密机械制造项目、1000套/年的医药食品机械项目、650万套/年的豫西轴承扩建续建项目、324台套/年的金尧电站设备制造项目。实现行业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3、生物制药

推进杜仲为代表的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业,打造“药材种植——医药中间体——高科技新药”的医药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带动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研发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经过5年发展使生物制药产业跻身于河南先进行列。以天地公司、孟成药业、豫西药业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做大系列生物药品,开发兽药、中药萃取、化学合成等生物药品,五年内争取创造有自主产权的医药品种10个以上,实施2000吨/年色氨酸、1500吨/年多杀菌素等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变强,生物药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4、石材加工

石材产业作为我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投资5亿元的万达石材开发项目为依托,建设石材加工产业园,大力发展石板材、石材工艺品加工业。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利用废石料建设人工板材、新型墙体材料,培育石材加工机械产业,形成石材产业链。“十二五”末,力争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二、优化提升现代农业

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不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三农”优惠政策,强化资金支持、科技扶持和扶贫开发。以果品生产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十二五”末,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果品、畜牧、林业、食用菌、烟叶、药材、蔬菜等特色农业,提高种植和管理水平,使特色农业生产的规模优势得到发挥,收益有较大提高。

1、强力推进果品产业发展。优化果品加工原料生产,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改善生产条件,做大新型果品生产加工基地,以推进果品产业化为核心,实施名牌和龙头带动战略,打造中国果业强市。加大技术投入,调整果业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完善果业建设投入机制和果品生产灾害保险机制,全面推动果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力推进30万亩精品苹果生产基地、50万亩优质高产苹果生产基地、14万亩小杂水果生产基地、10万亩大枣基地、40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十二五”末,全市达到130万亩果品的生产规模。

2、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调整畜禽产品结构,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积极创建加工龙头,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全面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打造草—牧—禽—蛋—奶—畜产品加工—废物利用产业链。扶持养殖专业户、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膨胀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肉、蛋、奶等终端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扩大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产品知名度。

3、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坚持把生态林、产业林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十二五”末,造林面积6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9.3%,林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

4、蔬菜和食用菌生产。提高蔬菜生产能力,打造精细蔬菜生产基地、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和越夏蔬菜生产基地,加快设施蔬菜、供港蔬菜基地建设。“十二五”末,形成5万亩的设施蔬菜(包括2万亩的供港蔬菜基地)、5万亩的芦笋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突破3亿公斤。

围绕“香菇为主、多菌发展、产销并重、龙头带动、科技兴菌、生态菌业”的发展思路,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质量效益。“十二五”末,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8000万袋,菌品年产量达9万吨。

5、烟叶生产。稳定烟叶种植规模,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十二五”末,烟叶稳定在5万亩。

6、中药材种植。以朱阳等乡镇为重点,不断扩大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建设杜仲、丹参、黄芩等药材基地。“十二五”末,达到10万亩杜仲、10万亩药材的生产规模。

(二)稳定粮油生产。积极调整粮油生产布局,扩大抗耐旱性、优质高效粮油作物面积,着力抓好40万亩优质粮、5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积极发展小杂粮和特种粮油作物,培育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加快产业化发展,实施集约化经营,优化结构,科学布局,增粮稳油,扩大总产,提高效益,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十二五”末,全市粮食作物总产量稳定在3亿公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全省平均值。

(三)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十二五”期间,有计划地推广一批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市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挂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抓好种子、种苗引进、推广一体化建设,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路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订单农业、精品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果树、蔬菜、菌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十二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50个,三门峡市级60个,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个。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快农村制度创新,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大胆探索,积极尝试,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完成白虎潭水库建设、沟水坡水库节水灌溉、窄口水库除险加固和窄口灌区节水灌溉三期工程。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二五”末,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60%以上。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新机具,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电网、公路、沼气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农村人、畜吃水困难,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在适宜地区继续推进沼气建设工程和家用太阳能工程,重点乡村沼气和家用太阳能普及率达到70%以上。继续推进“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村村通”网络体系,“十二五”末,全市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农民出行困难得到解决。

(六)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业态,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切实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化形式,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推进“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扩大劳务输出成效,全市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2万人次,引导性培训率达到100%。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提升“造血”功能。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减少贫困人口。

(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试点带动,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农村向城镇靠近,城镇向农村延伸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农村中心镇、中心村住宅社区。

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工作思路,引导农村住宅建设适当集中,对全市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中心村,合理归并自然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升我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从现在开始,一年打基础,5年抓试点,每个乡镇和管委会启动2个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镇人居环境质量,将试点建成精品工程。“十二五”末,把我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建筑美观、宜人居住、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农村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协调部门关系,统筹安排,将资金集中用于新农村建设,地方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把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改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保障,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加快商业贸易中心建设,完善现有商贸专业市场,培育精品商贸街区,打造商贸流通中心。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山水休闲旅游,重点培育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旅游和文化互融共进、共同发展,推动旅游业做大做强。“十二五”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5.4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30.6%。

(一)建设区域商贸中心。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思路,建立布局科学,竞争有序的城镇商业体系和商贸网络,将我市建设成为区域商贸中心。以大型商贸项目建设为重点,搞好城镇商品市场、农贸市场的扩建改造,推进中鑫电子商贸城、明珠商贸城、汽车商贸城和西区商业街等大型商贸中心项目的建设。整合现有商贸资源,推进精品商业街建设,合理规划,打造精品服饰一条街,地方特色小吃一条街,特色农产品一条街,精品家具一条街。继续发展和完善各种商品批发零售专业市场,鼓励商户与全国著名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

(二)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充分利用铁路、公路和黄河航运的交通网络优势,在主要交通枢纽建立大型仓储设施,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五龙物流中心、华鑫物流中心、西区客货运站场和果品冷链物流等物流中心项目,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物流体系。适时成立物流业协会,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物流业发展,使我市成为黄河金三角的物流集散中心。

(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把旅游业作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来培育,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投入大资金,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开展大宣传,打造大品牌,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形成以历史文化游为龙头,集生态休闲度假和特色旅游为一体的大旅游产业格局,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二五”末,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总收入达到1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左右,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知名度、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

一是发挥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骨干景区开发建设。突出《道德经》、道家之源文化主题,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完善太极湖、老子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函谷关古镇建设,打造全国著名的道家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十二五”末,力争使函谷关旅游区成为5A级景区。

二是突出自然景观特色,构建山水旅游体系。黄帝铸鼎原景区,深度挖掘黄帝文化内涵,与“北阳平遗址”开发统筹考虑,突出“鼎文化”、“黄帝铸鼎祭天”、“古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特色。鼎湖湾景区,围绕湿地生态旅游、原生态水产品品尝,突出黄河亲水体验旅游特色,“十二五”末,晋升为3A级景区。亚武山景区,以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突出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特色。娘娘山景区,以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为主体,突出地质科考、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地质奇观体验区。汉山景区,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特色。“十二五”末,形成特色鲜明、级别提升、设施配套、服务周到、游客流量增加的五大自然景区。

三是拓宽旅游发展思路,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大王古枣园、寺河山高山果园农业观光线路的开发,加大农家乐扶持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果乡游,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健身、农业采摘精品线路。加大冠云山原始森林景区开发力度,建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生态花园、天然氧吧,“十二五”末,晋升为4A级景区。挖掘黄金文化内涵,开发以黄金游为代表的工业特色旅游线路,打造集历史展示、黄金探采、选冶参观、饰品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特色黄金游。

四是开发旅游商品,提升服务水平。围绕我市旅游景点和精品线路特色,大力开发本地旅游商品,满足游客游玩兴趣和购物休闲的需要,“十二五”末,灵宝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达到五种以上。培育高素质旅游从行业人员,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培训办法,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满足旅游业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十二五”末,全市旅游管理人员70%以上达到专业专科学历,全面实施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五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就是生产力。旅游总体策划、宣传、促销要树立“大旅游”观念,突出整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新闻、文化、出版和外贸、外事等部门,要将其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地进行整体宣传。在长年促销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与周边城市进行联合,结合旅游黄金周和传统节日、大型会展及经贸活动,每年推出几个声势较大的集中促销活动,占领更大的旅游市场。

(四)发展社会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一是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加快相关数据库建设,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完善政务信息网络,实现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扶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推动网上交易。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银行、网络广告、网上娱乐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二是拓展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咨询、评估、公证、设计、广告、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业;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卖、担保等中介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家政、维修、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业。三是强化科技服务。立足科技兴市战略,强化技术服务功能,建设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完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五)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吸引和集聚金融资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动力。

加快发展银行业。建立起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竞争充分、运转高效的银行机构体系,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创新金融产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十二五”末,力争引进1-2家区外银行类金融机构,筹建5-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推进黄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黄金市场,开展实物金销售、黄金租赁、黄金远期和黄金期权等业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和规避风险的需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创造金融洼地效应,吸引区外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

积极发展保险业。加强保险市场体系和农村保险服务网点建设,形成主体多元、竞争充分、充满活力、产品丰富、服务广泛、诚信规范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十二五”末,力争全市中外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超过10家,保险服务网点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全市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力争突破17.71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积极推动责任保险,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相适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基本覆盖烟叶、果品、中药材、生猪、奶牛等种养两业主要品种。

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加快上市工作步伐,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十二五”末,推动1家公司实现A股首发上市,形成“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积极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解决企业发展融资困难问题。有效发挥资本运作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BT、BOT等融资方式,发展地方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加大企业并购重组力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第五章 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


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拓展一城两翼的城市框架,形成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三级城乡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壮大中心城区

以建设生态文明、自然和谐、适宜人居、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北进东扩、发展两翼”的思路,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

(一)北进:以断密涧河市区段治理和北区基础设施建设、函谷关古镇开发为依托,加快完善城市路网、水、电、气、暖、通讯、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二)东扩:以长安路东段改造和灞底河大桥等工程项目为依托,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主城区和城东区连为一体。

(三)两翼:东翼(川口),以城东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强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东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引进项目,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打造功能齐全、规模适中、内外呼应的新城区。西翼(焦村),加快焦村镇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打开城市西出口。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川口、焦村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二、发展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把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支持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副中心城市,重点建设豫灵、阳平、朱阳、西阎等重点中心镇,其他乡镇发展成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中心。

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社保、住房、子女入学等突出问题,逐步使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鼓励企业、个人和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市场化步伐。

加快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构筑区域交通大动脉”为目标,积极推进我市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形成以“四纵四横”为主框架的交通运输网络。实施连霍高速改扩建、三门峡至淅川、官道口至西闫、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三门峡西至函谷关、市区到西区快速通道和三门峡至十堰铁路等新建交通项目的建设;实施310、209国道、250省道升级改造工程,打通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交通运输网络,使我市成为区域交通枢纽。

完善城镇路网建设,加快建设长安东路、灵函路、灞底河大桥等路网项目,优化调整城镇路网格局。推进故县至豫灵等县乡公路改建项目,进一步提高县乡公路等级。大力实施村道联网项目,使农村公路网络更加完善,由“通”向“畅”转型。继续实施危桥改造项目,解决县道中桥以上、乡道大桥以上的危桥工程,给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畅通、便利的通行条件。

四、构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城镇供水系统,抓好城东产业园10万吨/日、豫灵产业园10万吨/日自来水厂和配套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抓好第二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项目建设,增强城市污水治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率。高度重视城镇河道治理工程,统筹安排弘农涧河南段治理、阳平镇区河道治理等项目,提高城镇综合供水能力和防洪能力。

确保电力供应,以电网重大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电网改造,合理进行变电站布局,重点抓好函谷关、苏村、大王3个220千伏变电站和川口、豫灵、故县等5个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加快城市供暖设施建设,实施2×30万千瓦电厂热电联产项目和2×1.2万千瓦秸杆热电联产项目。加大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新能源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绿色能源县建设步伐。

五、强化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住房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面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宅、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强化住房保障工作,解决城市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十二五”末,建设普通商品房179.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9.2万平方米,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94万平方米,住宅总套数22587套。

六、完善城镇绿地系统

全面提高城区的绿化覆盖率,对建成区要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搞好庭院绿化;新建城区要植成片林、栽高大乔木、增加绿地;城区新修道路两侧要规划栽植三排树,实现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绿在城中,达到园林城市标准,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围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的目标,实施大环境绿化,重点建设市区周围7个乡镇的荒山、荒沟、荒坡的植树造林、道路绿化、村庄建设、生态公益林、坡耕地镶边工程,完善城镇绿地系统。“十二五”末,全市生态林建设总规模达到5万亩,建成生态村173 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6平方米。

七、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按照复合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和组团式集群发展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城乡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避免形成新的“城市病”、“城中村”。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稳妥推进城乡区划调整。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建设宜居城市,建立和完善城市开发建设、城建投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创新管理手段,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第六章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着眼根本利益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统一,创新社会管理与提升公共服务相结合,着力改善民生,优先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公平正义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现实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建设为重点,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产业创新工程为主要抓手,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引进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党政人才、文化人才、经济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分配、奖励机制,使人才的收入与实际贡献直接挂钩,提高专业人才的劳动创新积极性。“十二五”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4万人左右,培养、选拔学术技术带头人50人,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8%,人才贡献率达到32%。

二、着力扩大劳动就业

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机会均等化。大力加强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与国家就业准入、技能人才和企业工资制度相衔接,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消除劳动歧视,加强妇女的就业技能培训,保障妇女的劳动权利。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城镇劳动者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劳动输出服务机构建设,探索完善劳务派遣制度,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减少盲目性。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落实国家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增加就业资金投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十二五”期间,下岗失业再就业年均35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保证全市参保人员达到应参保人数的95%以上,逐步将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全覆盖。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建立健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关系。推行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制度,发挥失业保险的职能,完善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提高效能,促进再就业。加强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医疗保险服务项目标准化管理,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标准和办法,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运行评估体系和基金预警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问题。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生活补助。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帮扶力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和协同监管体制,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以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和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重点,加大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在市区、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开展对养老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在全市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服务为依托,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

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加大科技投入,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努力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机制,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金源公司和黄金股份的矿业研发中心、博士后与院士科研工作站,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不低于工业增加值增幅,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家以上。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市。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成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中小学校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充实工程,改善寄宿制学校设施,在北区建设市第二实验初中和第四小学,扩建灵宝三高,加快灵宝一高分校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新任教师公开考录招聘制度,建立教师队伍优化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抓住当前劳动力格局变化的有利时机,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以高职为龙头、中职为主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实施灵宝技工学校创建国家级高级技工学校(大专)计划和5000名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扩建灵宝职专实训基地,建设华苑职高二期工程,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院校的联络,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推进网络教育和网络课堂,提高办学综合效益。鼓励民间资本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机构,推动职业教育向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使其成为灵宝市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平台。

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加快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五、发展卫生医疗事业

以整体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健康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促进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形成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心,以特色专科医院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乡村卫生室为基点的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医疗服务网络。

加大卫生事业投入。以新医改为契机,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楼、中医院、卫生监督综合服务楼、第二人民医院、市精神病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重点做好阳店、程村三个卫生院的危房改造和病房楼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做好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突发疫情防治工作,为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完成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提高服务质量。

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药分开,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的格局。

六、文化广电体育事业

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公益文化设施达到国家或省级以上管理标准,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促进文化向基层延伸,乡镇综合文化站创建合格率达80%以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续建北阳平遗址保护工程,新建北阳平博物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跨越。加大向上申报项目力度,争取使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省、市命名序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与旅游整合力度,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设计制造文化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关联度高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加强对文化娱乐、印刷包装、创意策划、广告设计、演艺展览、工艺剪纸、网络传媒等文化经营产业的引导和培育,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扶持一批特色文化产业村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加快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影视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的内容生产能力、传输覆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促进我市广播影视事业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增强广播影视的整体实力,为全市人民群众奉献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推动群众体育更加普及,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和基层体育健身团队。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十二五”末,全市体育场地突破4500个,达到人均1.2平方米,全市体育人口提高到48%。

七、人口与计划生育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人口综合调控,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稳定低生育水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积极开展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工作,完善以市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为龙头,以乡镇计生服务站为纽带,以村服务室为基础的服务网络,促进计生整体水平提高。

八、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推进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入实施依法治市,切实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建设法制灵宝,支持和保障人民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九、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推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动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建设。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明风尚,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国防教育,支持驻灵部队建设,加强军地协作,密切军民关系,深入开展“双拥”活动,连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第七章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向低排放、低消耗、低投入和高效益转变,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一、着力加强环境保护

在继续实施总量控制的同时,强化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同步改善、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加强工业点源治理与城市治污并举、城市环境建设与重视解决农村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并行,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与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并进的方法,全方位、多渠道推进环境友好城市建设。

“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0%,单位GDP 用水量为40立方米/万元,城市空气质量好于II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30天/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

强化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河流治理目标责任制和市控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治理工程建设,推进主要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促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落实各项保护工程建设,全面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治理工业污染。继续强化总量控制,降低污染负荷,完善氨氮的管控制度,以化工(特别是氮肥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对工业企业提高氨氮的排放标准。根据弘农涧河水质的情况,以污水处理厂增设生物填料为主,在污水处理厂中增加脱氮除磷的功能,增强运行控制手段。逐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提高中水回用率,解决城市生活污染负荷,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五年下降22.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为主要抓手,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控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在重点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激励为主,城乡统筹,完善目标责任制,不断强化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农业环境监管工作,率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加强农村垃圾管理,在条件具备的村镇推行环卫管理社会化试点,建立规范有序的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完善收集、运输管理,对乡村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并按就近处理的原则,纳入市处置系统统一处置,逐步推广使用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大气环境保护 。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控制为重点,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一是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从注重重点行业总量削减向全面减排转变,重点加强脱硫设施建设与结构调整,提倡工业锅炉使用清洁能源,以加强集中供热为抓手,加大对小吨位锅炉的淘汰,对大吨位锅炉因地制宜采取脱硫减排措施。二是全面加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实施重点行业与重点区域联合控制,形成以防治机动车排放为核心的城市氮氧化物防治体系。三是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进一步提高治理设备的除尘效率。四是积极开展有毒有害空气污染控制,大力推进工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十二五”末,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下降18.7%。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针对我市黄金资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加快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硫铁化工三期等项目为依托,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做好资源共生、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产生量,推进废旧资源以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提高可再生利用资源的综合加工能力,重点扶持再生资源公司规模扩展。以农作物秸秆、树枝等生物转化、碳化、气化技术为重点,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再增值。

三、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按照“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健全体制、机制为抓手,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持续抓好能源节约利用,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等涉及新增产能的项目,实行国内领先水平的能耗、物耗、水耗等标准,严格执行新建公共建筑节能50%、民用建筑节能65%的标准,加快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对有色金属、食品、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领域企业单位GDP能耗检测体系建设,采用定目标、定时限、限产能的倒逼形式,推进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区域土地供应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

加快推进高耗能设备节能改造、余气综合利用、重大节能技术、高效节能产品产业化示范和高效节能产品推广,构建循环型社会体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建立以清洁为主体的城市能源体系,加快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和绿色社区建设,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节约型消费模式。“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下降17%,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

引导节能环保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形成聚集发展规模。着眼中西部节能环保市场,依托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发挥地域优势,壮大一批特色节能环保企业。加快发展低碳能源产业,支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励开发清洁发展项目,加快低碳技术在能耗大的产业中运用和推广,改造提升低碳排放产业能力,实现节能减排重点领域行业节能降耗优质化、最大化。

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继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环境功能区划建设、强化分类指导和分区控制,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建设区划,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构建生态屏障,保护生态安全,促使我市生态系统格局基本形成。“十二五”末,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3%,天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5%,矿山生态修复率达到8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面积有所增加,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着力推进森林生态旅游区建设,开展以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荒山绿化、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加强卫家磨水库、白虎潭水库等水源地生态保护,确保水源地的生态充分休养生息。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加强黄河生态带和湿地区域生态恢复和保护,加强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沿黄绿色走廊。突出抓好恢复生态和创建豫西特色林业生态区建设,通过实施生态功能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及文化遗产保护,扩大生态区面积。实施各类矿区综合生态治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恢复植被和生态系统,改善矿区生态和人居环境。

积极完善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服务体系、使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52.3万亩,省级公益林面积达到7.8万亩,增加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建立矿业开发环境保护、矿山用地复垦、矿山植被恢复、矿山综合利用等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建立维护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长效机制化,使绿色矿业、和谐矿业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实施污水处理改造升级、固体废弃物防治、河道水源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一批重大工程,推进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县建设,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第八章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培育接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抢抓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性转移重大机遇,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引资水平,借用外力加快发展,坚持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核心,建立健全政府、中介和企业协同促进机制,努力实现企业群体式引进、产业链接式转移,培育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开放型经济增长板块和产业集群。引导外来资本投资我市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外来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实现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产业同步升级,重点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深入推进县域合作,实现重大项目的聚集效应。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促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构建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制度环境,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

二是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协作。发挥我市在矿业勘探开发方面的技术、人才、资金和经验优势,推动我市有条件企业到境内外开采矿产资源。加快实施出口名牌战略,以果汁、铜箔、苹果为重点,以提高质量扩大出口为目标,做好品牌商品推介,创建自主品牌和国际认证,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有序推进我市果品、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设立加工与销售基地,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对接融入中原经济区。抓住国家扶持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和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利机遇,做好县域经济定位,利用省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对外开放城市等政策优势,实现借势转型。

二、加强政策引导

(一)土地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实现土地资产价值,为城镇发展提供合理的空间和雄厚的物质基础。盘活中心地区、繁华地段等重要区位的存量土地,使“黄金地段”溢出黄金地价,促进房地产经济的繁荣。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土地流转,以转包、互换等方式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招商引资政策。坚持质量优先、效率优先、环保优先、节能优先的原则,有选择地进行科学招商,对招商项目和投资者的选择要做到“一不、二要、三结合”:“一不”就是坚决不引进高污染、高耗能和破坏生态的项目。“二要”就是要重点引进产业型、科技型、劳动密集型项目和投入产出比高的项目;重点选择有资金、有实力、有带动能力的战略投资者。“三结合”就是要做到产业型与就业型项目相结合,大型项目与中小项目相结合,高科技型与劳动密集型项目相结合。在围绕两大基地建设上项目的同时,努力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项目,实现由工业招商向全面招商转变。

三、创新发展机制

(一)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稳定市场物价,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公平的市场参与权,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财税改革,主动适应中央财政政策。配合做好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支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注重银行信用建设。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资源性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管理机制。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的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城乡关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互动机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招商投资等制度,打通城乡一体化的脉络。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四)创新教育和人才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开展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部门的改革力度,加快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有序开展城乡教师交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完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就业机会。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人力资本建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大财政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给予人才充分的发挥空间,实现人才的价值,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五)创新民生改善机制。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和落实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使更多居民拥有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金,促进收入较快增长。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补贴等制度,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遏制房价过快增涨。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联审联批制度,建立畅通的联审联批“绿色通道”。清理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效能监察力度,深入查处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等“四乱”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围绕发展大局,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氛围。

五、给力公共安全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措施、健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高起点、高效益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加强地震、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人消防设施建设,提升消防反应能力。加强交通监管,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二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一个五年规划,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克难攻坚,为胜利实现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