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重要生态系统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河南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省双重规划》)等规划政策要求,指导灵宝市各部门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灵宝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灵宝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灵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灵宝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在深入开展灵宝市重要生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启动首个县级市《规划》编制工作。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要统一保护、统一修复重要批示的具体体现,更是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要求。
二、《规划》的出台过程
《规划》是全省首个县级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灵宝市人民政府、灵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非常重视,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2020年3月,通过招标确定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作为《规划》编制技术承担单位;从2020年4月份开始,编制工作组通过书面调研、召开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赴灵宝市开展前期资料收集调研、本底调查、专题研究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2020年6月10日,市政府又组织召开《规划》编制项目推进会,向灵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林业局、各乡镇等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整理采纳42条修改意见;2021年3月25日,在郑州市组织省内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了技术评审,《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了全面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报批稿)》,并提交灵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审议。会后,《规划》编制组按照会议有关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灵宝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印发。
三、《规划》编制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系列讲话精神,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引领,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核心,综合考虑灵宝市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及其内在规律,聚焦灵宝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耕则耕、以湿则湿,有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和污染土地,恢复森林、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建设生态灵宝奠定坚实基础。
四、《规划》中的重点任务
《规划》以河流为纽带,按照一山一塬一带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一是开展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恢复提升水生态功能。三是开展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四是实施土地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五是开展黄河及干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助力灵宝高质量发展。
五、《规划》落实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灵宝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组织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重大问题、重点工程的统筹、协调和决策,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主体,细化支持政策。各部门要积极沟通、全力协作、搞好衔接,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
(二)强化政策支持,多元筹措资金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加强对接与协同,着力扩大生态空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不同渠道资金向重点工程倾斜。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
(三)加强督导考核,完善问责制度
建立生态修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将绩效评价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选拔任用、离任审计,加快推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督办问责制,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对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要终身追责,促进全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加强科技保障,注重推广应用
开展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技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生物资源开发技术、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等关键性的科技攻关、集成和示范。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注重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科技培训,鼓励科技人员以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五)扩大舆论宣传,促进公众参与
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展生态修复先进乡镇创建活动,大力表彰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大力促进公众参与,培育壮大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