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灵宝 > 灵宝旅游 > 正文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发布日期:2023-07-13 08:13 来源:灵宝市人民政府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境内,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人文景区(2009年评定)。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关隘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它地理位置独特,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丸泥可封之天险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发生过秦扫六合、楚汉相争、桃林大战等影响中国历史轨迹的著名战争。
  春秋末期,圣贤老子出洛阳西行,途经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挽留,在此著写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开创了我国独有并影响世界的道家文化,因此函谷关也以名关名人名著之神采,被称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数千年来,往来登临函谷关的名流大家、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吟诵题赋,留下佳作名篇,不断丰富着雄关的文化积淀。而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演绎的诸如紫气东来、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玄宗改元等历史典故,都让函谷关以文韵武采独步九州,饮誉天下。
  景区现有景点:老子圣像、道德天书、上善湖、太初宫、鸡鸣台、大道院、函谷关城楼等二十余处,太初宫景区柏树荫蔽,肃穆庄严,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2016年景区结合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开发了研学体验营项目,以弘扬国学文化为目的而打造的定制体验性旅游产品。该产品突出文化主题,融入古代传统技艺传授,实现游客在高度愉悦中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极大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在2018年还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2017年景区特邀横店影视城知名导演,精心策划编排了大型实景演出剧目《玄宗祭祖大典》与《周礼大典》,沉浸式体验情景剧《桃林大战》打破了传统演出演员在台上表演,观众在台下观看的模式,把观众演员置于流动的时空当中,观众主动的探索与发现。让游客从以往的走马观花看景点,到可以融入到剧情演绎之中,让体验感更加丰富。
  如今,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已是这样一幅壮丽景象,百万平米上善湖水天相接,碧波荡漾;挺拔伟岸的老子圣像背负青天,屹立于宽阔的老子广场;长约一华里的道德天书宛若长龙,气势恢弘;道坛,德堂绿树掩映,连接圣道,蓝天碧水之间,这里已然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人间天堂。
  灵宝函谷关1978年灵宝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太初宫、函关古道、函谷夹辅三部分,其中太初宫和函关古道位于国家4A级景区灵宝市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内。  

  秦函关古道位于崤函古道西段,西起潼关,东至陕州,全长85公里。公元前1029年周武王伐封时曾带兵东出函谷,大会诸侯于孟津;公元前491年周柱下史老子从洛阳出发西渡时曾在面谷关著写了《道德经》。现古道尚保留有烽火台、大字营门洞等重要遗迹遗物。

  2007年9月-11月在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三门峡市考古研究所和灵宝市文管所对函关古道进行了调查、钻探,发现汉及唐宋时期的路基,并在函谷关古道沟西端、西寨村东170米处,开挖一探沟,探沟长13米,东西宽3米,面积375平方米。探沟开挖情况如下:在今地表以下1.7米-6.3米处有厚1.6米,宽1.3米的路土,路土上有车轮碾压的车辙印痕。路土下层为汉代层,其上有唐、宋时期的路土层。在函谷关古道路基试掘的探沟内,已清理出有汉、唐、宋不同时期的车撤印痕40段,并有汉、唐、宋不同时期的文物残片出土,路土层有数十层,厚簿不等,并留有车轮碾压和人畜踩踏痕迹。车辙凹槽宽0.7-3.5米,深0.7-1.0米。两辙间距离间隔1.6-1.8米。两辙之间有坚硬的踩踏路面。车辙外面是道路的边沿,有的地方出现有数条左右并列的车轮張压凹槽,当为会车时所留,古道最宽4.2米,最窄为3米。从路基的宽度、硬度、路土层厚度可以看出,中、下层的路基是函关古道最繁荣、最辉煌阶段。

  函谷古道属崤函古道的一部分,崤函古道是从崤山峡谷中辟出的一条险道。由于自然原因,形成许多隘口,古代多在隘口设关,如函谷、崤陵、硖石等关,用以节制往来交通。古道南依巍巍崤山、北临九曲黄河,蜿蜓200里,昭示着数千年来的沧桑巨变,彰显出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的传播做出的重大贡献。崤函古道是襟带两京(长安、洛阳)的锁钥,也是自古以来中原通往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故历史上素有:占关中者得安宁,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此外,崤函古道又是欧亚大陆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描述崤函古道之险时说:(长安)左有崤函之险、桃林之塞。晋潘岳《西征赋》曰:登崤板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史载:周文王东赴朝歌觐见商王,途中避风雨于崤山开始,至今现代交通公(铁)路的开通,崤函古道绵3000余年,路线基本未大变,至今仍可断断续续地看到历代官府设在这条古道上的驿站和烽火台等遗迹和遗物。

  函关古道是古代中原通关中、达西城的必经之路。直到1926年,洛潼公路修通之后,函关古道才被废弃。

  太初宫位于函谷关东城墙古道沟口南沟沿西南150米处,该建筑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长11米,宽9米,硬山庑殿式。中间脊梁板下的题记是大明嘉靖十九年岁次庚子十ニ月乙丑十八日已亥庚辰时建,中间前二梁记为大清雍正三年二月十五日重建。该处是周代函谷关令尹喜处理公务的地方,也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地方。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41年)将其改名为太初观;宋崇宁四年改为太初宫至今;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1987年河南省政府拨款按元代建筑特色重修。现存有唐代莲花墩柱础和明代鼓状柱础。
  景区门票:票价75元/人
  半价38元/人。(1)人民教师凭有效证件;(2)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凭学生证或其他有效证件);(3)全日制大中专学生(凭学生证,不含博士、硕士、研究生、留学生,限大陆、港澳台地区);(3)三门峡地区持身份证。
  免票人群:(1)70周岁(含)以上的老人(凭有效证件,限大陆、港澳台地区)。(2)身高1.2米(或6周岁)以下的儿童。(3)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不含学员证)。(4)残疾人凭残疾证。(5)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颁发的记者证、港澳台记者持加盖单位行政公章的记者证)。(6)带团导游凭国家颁发的导游证和本旅行社出团通知单。
  开放时间:8:00——18:00
  咨询电话:0398-6922012
   打印